游客
题文

“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是江苏省委确定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它是在全省范围公开征集的6300多条自投稿件中,经过专家层层遴选、分析论证,最后概括提炼出来的。江苏文化底蕴深厚,以“三创三先”为江苏精神,既富有江苏地域传统特色,又极具现代发展意识。   
“三创三先”精神是对“三创”精神的继承、弘扬和发展,既反映了江苏“两个率先”的实践要求,又展现了全省人民的精神面貌,具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是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力量源泉。
(1)请分析材料蕴含的唯物论和认识论道理。(6分)
(2)从《文化生活》视角,阐释新时期江苏精神形成过程对文化创新的启示。(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所谓经济“常态”,并不是指经济活动在一个长时期内稳定不变完全可预期的状态,而是在经济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由经济规律所主导的经济活动相对稳定特征的动态过程。因此,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历史阶段的“常态”表现具有明显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旧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虽然经济总量取得了持续增长的瞩目成就,但反映了储蓄—投资、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结构性失衡却日益加剧、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抑制了创新型的增长,货币供给机制的美元化和高信贷与货币投放的通胀之路,本身对经济的系统性稳定造成了伤害。可以说,经济旧常态自身就有着向新常态过渡的内在要求。新常态是在中国通过高信贷、高货币投放而维持的高储蓄-高投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人口结构变动、全球经济再平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的较为冷静的新认识。这表明,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更多受到理性的约束。
材料二“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衔接新老规划的关键之年。接下来的“十三五”将是一个以全面适应新常态为主题的五年规划期。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命题,其中夯实硬底线与强化软投资,应成为两个重要的维度。所谓夯实硬底线,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社会保障底线,二是粮食安全底线。着手完善囊括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兄弟在内的全面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义务教育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减轻群众生活负担,给群众以安全感。夯实粮食安全底线,就要在战略上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所谓软投资,即推进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应该着手推进资源领域的产权改革,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和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引导民间资本广泛进入更多领域。同时,对现行的财税体制进行调整,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改革奠定制度基础。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克服经济“旧常态”的弊病,适应并推动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在“新常态”下“夯实硬底线与强化软投资”相关论述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材料一:52年前,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前线话剧团首演,剧本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为素材,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连队官兵在霓虹灯闪烁的大上海所经历的一场特殊斗争。52年后,这部优秀的文艺精品由上海广播电视台重新演绎,再次搬上话剧舞台,演出时,上座率在九成以上,总票房逾百万元人民币。该话剧是一部口碑与市场双赢的作品。
材料二: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材料三: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知识,谈谈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成功给我们的启迪。
(2)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文艺创作中的原因。
(3)有人认为,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艺就要娱乐化。请你从真理的条件性、 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这一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中国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为7%左右,这个目标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需要。
材料一:进入新常态,恰逢“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中国经济能否有效控制种种风险,顺利爬坡过坎?旧有增长模式形成的风险因素,在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可能进一步显性化。消费不足,就业压力,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资源承栽压力日益沉重,收入差距扩大这些风险隐患彼此交织,相互传导,处置不
当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材料二:风险虽不足惧,也不能掉以轻心。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举行了2014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针对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增速放缓和存在的 深层次问题,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议政建言,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断积累新的调控经验,向体制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有招数、有底气。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新常态下的新风险。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党、政府、人民政协如何应对“新常态”下的新风险。

我国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主要国家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

注: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49.7%;2014年我国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为7%。
材料二:2015年我国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材料三: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简捷方便,使人们更加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通过网络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服务着市民的生活。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分析“互联网+”行动计划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即“一带一路”,应者云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为密切欧亚各国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习近平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材料二: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到完成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这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紧密的联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其也将给我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落后,经贸法规薄弱,一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矛盾等。
材料三:相关资料统计,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过去10年,中国与沿途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一带一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评析“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景。
(3)“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某政治老师举办了“‘一带一路’我参与”为主题的时政评论沙龙活动。请你用哲学知识结合三则材料以“挑战·创新·飞跃”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200字左右。。

关键词
答案内容
分值
挑战

2分
创新

2分
飞跃

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