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为2003年~2009年南通市人口变化情况表。据此完成23~24题。
表2
年份 |
常住人口(万人) |
城镇人口(万人) |
2003 |
748.38 |
290.37 |
2004 |
745.78 |
325.16 |
2005 |
732.28 |
326.60 |
2006 |
724.93 |
339.99 |
2007 |
717.95 |
348.92 |
2008 |
714.77 |
359.17 |
2009 |
713.37 |
375.95 |
表2资料说明南通市
A.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上升 |
B.城市化速度在不断加快 |
C.2007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 |
D.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正不断上升 |
城市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内涝增多 |
B.地下水位上升 |
C.生物多样性减少 |
D.降水减少 |
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火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
B.地表温度太低,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
D.地球上将会经常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 |
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有( )
①资源优势②农业基地优势③区位优势④开采条件良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关于山西省能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露天煤矿开发初期应以工程措施为主 |
B.排土场和采空矿区回填以后,应以生物措施为主 |
C.排土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
D.采空矿区土地复垦,应建立集约经济的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 |
在能源基地的生态建设中,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
B.生态环境建设中只要采取工程措施即可 |
C.用生物方法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唯一措施 |
D.采用工程、生物措施并结合复垦,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对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山西省的意义是( )
A.为煤炭资源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市场条件 |
B.煤炭开发是山西省经济发展唯一的开发项目 |
C.煤炭开发可为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永远保障 |
D.煤炭开发可为山西省带来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