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
白腹黑啄木鸟
李湘涛
啄木鸟是在森林中勤于啄木、嗜食森林害虫的著名益鸟,我国最为常见的是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而白腹黑啄木鸟是其中最为珍稀的一种。
白腹黑啄木鸟属于中型的鸟类,体长约为46厘米。前额、头顶、枕部为红色,头顶和枕部的羽毛伸长,形成一个长长的红色羽冠,颚纹也是红色,其余头、颈、胸和上体均为黑色,腰部和腹部白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还有铜绿色的光泽。雌鸟与雄鸟的羽色相似,但头顶不是红色,而是黑色,也没有红色的颚纹。
白腹黑啄木鸟在我国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等山地,在国外还分布于韩国、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森林中鞘翅目的象甲、伪步行甲、天牛幼虫、金龟甲,鳞翅目的逼债蛾、螟蛾,以及花蝽象、臭蝽象、蝗虫、蚂蚁、蛴螬等害虫都是林木的大敌。采用飞机喷洒化学农药灭虫的方法,不仅花费巨大,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隐藏在树皮下,甚至钻入木质部的害虫,特别是小囊虫、天牛幼虫、蛴螬、白蚁等,用人工防治是很难奏效的。啄木鸟却有极为高超的捕虫本领,它的嘴强直而尖,不仅能啄开树皮,而且也能啄开坚硬的木质部分,很像木工用的凿子,它的舌细长而柔软,能长长地伸出嘴的外面,还有一对很长的舌角骨,围在头骨的外面,起到特殊的弹簧作用,舌骨角的曲张,可以使舌头伸缩自如,舌尖角质化,有成排的倒须钩和黏液,非常适合钩取树干上的昆虫及幼虫。
白腹啄木鸟的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树洞中,洞巢多选择在高大的死树和枯立木上,而不在活的树木上凿洞。每个洞巢都是由雄鸟和雌鸟自己啄成。有趣的是,它们用过的洞巢,第二年就不会再用了,有时它还在一年里凿上许多个洞,这样就为也在洞中筑巢,又不会自己凿洞的椋鸟、大山雀、红尾鸲、麻雀等森林食虫鸟类提供了条件,为这些保护森林的鸟类大军的繁衍生息做出了贡献。白腹啄木鸟每窝产卵2~4枚。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而在育雏期间,也正是它们大量消灭害虫的时候。
啄木鸟每天敲击树木约为500~600次,且啄木的速度极快,几乎是音速的两倍,它的头部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但它既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原来在啄木鸟的头上至少有三层防震装置:它的头骨结构疏松而充满空气;头骨的内部还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在外脑膜和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里面含有液体,起到了消震的作用。由于突然旋转的运动比直线的水平运动更容易造成脑损伤,所以在它头的两侧都生有发达而强有力的肌肉,可以起到防震、消震的作用。这种精妙的防震设置原理,给防震工程学提供了安全运动防护帽和防震盔的正确设计方案。
(2010年第5A期《百科知识》).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白腹黑啄木鸟的特点。
.“白腹黑啄木鸟属于中型的鸟类,体长约为46厘米”句中“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为什么说啄木鸟有极为高超的捕虫本领?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白腹黑啄木鸟“头部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它既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的原因是什么?
大师的“痴”
马军
曹雪芹在谈到他的毕生心血之作《红楼梦》时,说了这样几句感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堪称是作者的肺腑之言,泣血心声。没有这样的“痴”,没有这样矢志不渝生死与之的“痴”,又怎么能铸就这座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呢?
其实,何止是他?大凡世间一切不朽之作,无不是这样“痴痴”地完成的。
清代写意画大师朱耷,成就极高,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赫赫有名的“八大山人”就是他老先生的文号。他的画,自由、狂放、疏简、怪诞,风格独特,出神入化,对后世影响极大。为人熟知的郑板桥、吴昌硕、潘天寿、张大千、齐白石等画坛巨擘,无不受惠于他。
朱耷平时是绝对不作画的,他没有情绪,他不在状态,任凭你贵为王侯,富比邓通,也休想让他拿起画笔。可是他好酒,只要备此二升,即可让他顷刻间完全换了个人一样,进入到另一世界去。只见他神采飞扬,欣然泼墨,一边狂呼乱叫,一边笔走龙蛇。他作画怪极了,什么都可以做笔,有时拿个笤帚疙瘩猛扫,有时拿块抹布大抹,直弄得个乱七八糟惨不忍睹,就在观者的心脏将要爆裂之际,他却飞快拿起画笔,刷刷几下,一幅或奇崛,或秀美,或枯寂,或惊骇的山水、花鸟、竹石等绝妙无双的伟大杰作便诞生了。
航空动力学大师冯·卡门先生,在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受到广泛的尊敬。他的《自传》中记录了一件自身的“痴故事”。
夜已经深了,可是,他和助手弗兰克仍在紧张地运算着他的数学方程式。猛然间,弗兰克想起这是他回家的最后一班电车了,便霍地跃起,急匆匆朝车站赶去,冯·卡门脑子还在运算中,糊里糊涂就跟着也一同来到车站。
车站人很多,也很乱,但冯·卡门什么也没有看见,他正在那美丽迷人的学方程中“游泳”。忽然,他的大脑中一团火花爆亮,灵感来了,他梦寐以求的数学公式仿佛就在他的眼前出现,真是奇迹呀!他兴奋极了,差点就喊了出来。他什么也顾不得了,趴在即将开动的电车车厢上就写起来,好像这车厢就是他的运算本一样。他写呀,写呀,飞快地写,恨不能让公式瀑布一样从他的笔端飞流而下。
时间很快就到了,售票员大声催促他离开,车马上就要开走。然而,沉醉在疾速演算快乐之中的冯·卡门无法停下来,他一面发疯似的继续推导方程,一面请求着:“请再等一会儿!”“请再等一会儿!”售票员修养还真的不错,耐着性子等他,时间飞快地流逝,而他的笔也飞快地在走。终于,一行行论证缜密的数学方程倾泻到车厢上。
冯·卡门先生写在车厢上的公式,就是著名的“紊流的力学相似原理”论文,他的这一理论,对各种飞行器的成功上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艺痴者,技必良。只有痴,才能进入物我两忘,心驰神往,神乎其技,神乎其神的境界。“痴”,是创造之态,因为神来之笔正在每个人绝妙的手中。
(选自2011年12月31日《河北日报》)作者表达的观点是( 4分 )
第一段文字写曹雪芹的写作感言及作者对此的评价,作用是什么?
说说本文的论证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用简洁语言概括“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所指代的内容。。
文中的“我”已经脱险,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却“啜泣”了,为什么?。
找出描写“我”下悬崖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将其填入下面小括号中。似乎能办得到→()→()→()
你从选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面对一朵花
刘少鸿
在初冬的旷野里散步的时候,他发现了那朵并不显眼的小花。淡蓝色的花瓣,在暖暖的阳光下谦卑地开放于破损的篱笆墙边,无声无息,没有一点故作的姿态。但是它的温柔与含蓄,它的淳朴与恬静,它的从容与自然,却使它充满了一种神圣的荣华。他静静地望着它,从内心涌出一种真诚的赞叹。这一时刻,刚刚从充满浓厚的功利色彩的都市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他,似乎从它的每一绺叶子、每一片花瓣上都能感受到一种超乎所有贪欲等卑下的人类情感的东西,那是一种十分纯净而崇高的境界。他静静地注视着它,内心蕴含着一种异常深邃却难以名状的感动。他无法把它表达出来,也不想用任何概念化的意象来冲淡这种神秘与感动。
这时,他的朋友从后面赶上来了。顺着他的视线,朋友也看到了那朵小花。那花儿并没有多少引人注目之处,引发朋友强烈兴趣和疑问的,是他那异常专注的神情。而面对朋友的关注,他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果然,朋友一伸手,将那花连根带草拔了下来。朋友将它凑近眼前,细看了一会儿,说,我还是叫不上它的名字,不过会搞清楚的。朋友将那花草装进了小包。他有个熟人是研究生物的,弄清楚这个问题并不困难。朋友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对他所注意到的东西,他一定得说一些什么,他一定得把他自己的具体经验抽象出来,理顺排列了,再展示于人,不然他会坐立不安的。
第二天,朋友兴冲冲地跑来找他,要告诉他关于那朵花的有关问题。一进门,朋友却呆住了。朋友发现他正在面对着一幅刚刚完成的图画沉思默想。画上画的,正是那朵恬静柔美的小花。画面非常简洁优美,淡淡的花瓣间,似正洋溢着一片幽微而神秘的光焰。他们交往几十年,但从未见他作过画,也从未听说过他会作画。
“我对它的生物属性并不了解,但它那鲜活的姿容却那么鲜活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它已在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它也会永远地留在我的心中。”他平静地面对着愕然而立的朋友说,“面对一朵花,你没有感情的深度,你全然是智力的、理性的行为。你太想了解它,掌握它,因而你用屠杀与分解的方法去研究它,你把它拔下来,弄清楚了它的名称、属性,以及与它相关的一切知识,但是你没有顾及到它的生命,你谋杀了它,从而也失去了它!”
朋友默然了。他凝视着那画上生机勃勃的花儿,再看手中已经枯萎了的花朵,顿觉兴味索然。他无法说清,自己手中的花和画中的花,究竟哪个更为真实,更有价值,更具有生命的意义。 根据全文,用几个恰当的词语或短语概括花的特点。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1)淡蓝色的花瓣,在暖暖的阳光下谦卑地开放于破损的篱笆墙边,无声无息,没有一点故作的姿态。
(2)画面非常简洁优美,淡淡的花瓣间,似正洋溢着一片幽微而神秘的光焰。文中将画上的花和手中的花朵作对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文章结尾说,“他无法说清,自己手中的花和画中的花,究竟哪个更为真实,更有价值,更具有生命的意义。”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风筝
鲁迅
但是我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的完全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3分)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一句中的“掷”“踏”能否改成“扔”和“踩”,为什么?(3分)
“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一句中的“生”应如何理解?加上引号有何作用?(4分)
“我”坚决地反对小兄弟放风筝的良苦用心是什么?对“我”的这种良苦用心你是怎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
①梨、苹果、香蕉、土豆等果蔬汁很容易变色。变色后不仅难看,味道也受到影响。怎么办?加点柠檬汁。
②果蔬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醌化合物。这种醌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了果蔬“新鲜”的颜色。
③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很多酒添加了抗坏血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
④抗坏血酸的作用不仅于此。人们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加入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过程。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其实,它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会加入抗坏血酸。因为肉中油脂氧化会释放出不好的味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抢先消耗周围的氧气,从而保护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鲜”。
⑤抗坏血酸本身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脱氧抗坏血酸。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在面食加工中,常常加入抗坏血酸,改善面团性能,增加面团筋道。面粉中含有谷胶蛋白,其中有许多巯基——就是带着一个氢原子的硫原子,脱氧抗坏血酸会掠夺其氢原子。当我们揉面时,巯基中的氢原子就会被脱氧抗坏血酸夺走,剩下的硫原子就会两两相连,形成所谓的二硫键。当大量的二硫键形成,面团中的谷胶蛋白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增强其筋道。
⑥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添加剂都是为了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营养意义。但是抗坏血酸并不属于这个“大多数”。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坏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C不稳定,空气、光照、加热、与金属容器接触,都会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这种不稳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体内,它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加到食品中,它舍己为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食品中的其它成分。题目“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有营养?请具体说明。
请仔细阅读第④自然段,简要概括抗坏血酸添加到加入亚硝酸盐的熟肉制品中的作用机理。
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人们一般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往外谈“剂”色变。读了本文,你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