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
|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
北京光明小学教给学生八句“我能行”:“相信自己行,才会自己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有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矛盾的特殊性 ③联系观和发展观
④在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④⑤ |
有人把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与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震做了这样一个联系“2008+5+12=2011+3+11”,认为两次地震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这种观点
| A.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 B.承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
|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 D.承认了联系的条件性 |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列宁这句话强调的是
| A.真理的客观性 | B.真理的条件性 |
| C.真理的反复性 | D.真理的无限性 |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的这一观点
| A.认为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更有意义 | B.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 C.主张知识的获得不需要通过思维加工 | D.揭示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对立性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