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反割台斗争 |
C.《马关条约》——黄海海战 |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
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
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