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学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地新方法 |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③④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②主张实施“大一统”思想
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 B.全面抗战开始 |
C.太平洋战争爆发 |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
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骎骎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B.“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
C.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D.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 B.片面最惠国待遇 |
C.居住及租地权 | D.“门户开放”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