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连接了如下的电路,请你帮他分析这个电路中的问题。
(1)甲图中电路连接有错误,请你找出来并在连接线上画“×”
(2)这样的连接错误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会造成什么危害?
(3)将乙图中L1 、L2两只灯泡连接成并联电路,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右图是电流表测得的某次电流,则该电路中电流是 安(连电路4分,读数1分)
(4)小华利用以上装置做“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得到以下数据:
接法 |
灯泡L1电流(A) |
灯泡L2电流(A) |
![]() ![]() |
串联 |
0.12 |
0.12 |
0.12 |
并联 |
0.22 |
0.26 |
0.48 |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
。
(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
。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__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应选择__________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
(1)实验开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填“A”或“B”)端.
(2)小明闭合开关后,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保持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不同位置时,分别测出通过电阻Rx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 ”图像,由图像可得Rx=_______Ω.
(4)同组的小华将定值电阻Rx换成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来“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于是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8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路电流是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
(5)小华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增大,灯泡的亮度变亮,这说明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它的_______.
(6)完成实验后,小华还想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他选用两个电阻R1、R2(R1 ≠ R2),设计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小华分别用电压表测出了R1、R2两端的电压.请你判断:通过以上操作,他能探究出“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吗?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在支架上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应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其_______并静止.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_.
(2)小明在杠杆两边挂钩码(每个钩码相同),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上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
(3)在图中,杠杆质量不计,杠杆每格的距离均相等.当A处挂4个钩码,在B处挂_______个钩码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若A、B两处的钩码均向支点O移动两格后,杠杆将向_______(填“左”或“右”)端倾斜.
(4)在图中,A处钩码重2N,在C处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N.
软枝绿茶油是绿色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小明同学观察到一瓶装有这种茶油的瓶壁上标有“净含量500 ml”字样,从中可知这瓶茶油的体积V=_______m3.他想:只需用一架天平和一个容积大于500 mL的容器即可测出茶油的密度,于是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天平平衡;
(2)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A.用天平称出这瓶茶油的质量m1;
B.将瓶中茶油倒入容器中,用天平称出空茶油瓶的质量m2;
C.算出茶油的密度ρ =__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3)实验后小明和小华交流时,小华指出:采用上述实验方法测得茶油的密度要比实际的偏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如图1所示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2)、实验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2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正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像.写出一个生活中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设备.
(3)、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远离/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能把成在视网膜(前/后)的像成在视网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