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 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图,选择的理由是:。
②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
③实验中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小球动能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 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④甲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6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平均值 |
|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
单层 |
20.2 |
20.8 |
21.1 |
20.5 |
20.7 |
20.9 |
20.7 |
双层 |
19.9 |
20.3 |
20.1 |
20.2 |
19.9 |
20.2 |
20.1 |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中为了能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办法:。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的空格处的数据为,,;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拉动弹簧测力计;
(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要提高其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滚下(mA=mB<mC,hA=hC>hB)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实验中你通过观察知道动能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球的动能最大。
(2)由(a)(b)两次实验可知,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3)实验中为了使两球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应该。
(4)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两次实验来进行比较。
(5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a)所示的位置。现要调节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若在杠杆上挂1N的重物如图(b)所示,则弹簧秤的示数_____2N(选填“>”、“<”或“=”);若将所挂的重物向右移,保持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不变,则弹簧秤的示数会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c)、(d)所示(设弹簧秤对杠杆的力为动力、钩码对杠杆的力为阻力,钩码均相同且位置保持不变),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分析两图中动力与力臂大小间的关系可知:在杠杆平衡时,当阻力与阻力臂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