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就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
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来决定的 |
C.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
D.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只要让其与另一只异性的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 |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 |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
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 |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由于()
A.着丝点的分裂 |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C.DNA的复制 | 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
A.l/16 | B.2/16 |
C.3/16 | D.4/16 |
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
①黑×棕→1匹黑②黑×黑→2匹黑
③棕×棕→3匹棕④黑×棕→1匹黑+1匹棕
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
B.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
C.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 |
D.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 |
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
A.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
B.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
C.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
D.分析→假说→实验→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