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 + RO2 ="=" 2N的反应中,RO2相对分子质量为44。已知1.2克的M完全反应生成5.6克N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 B.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克 |
C.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 D.2.4克M与5克RO2反应生成7.4克的N |
甲、乙、丙、丁分别是硝酸、氢氧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已知乙和丙可以反应,乙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一定是硝酸 | B.丁一定是碳酸钠 |
C.甲不可能是硝酸 | D.丙不可能是氢氧化钡 |
小颖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都不是银)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1)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2)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X>Y>(H)>Z | B.X>Y>Ag>Z |
C.X>Y>Z>Ag | D.X>(H)>Y>Z |
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分别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同时放入等质量的金属粉末X、Y。观察到从反应开始后至反应结束托盘天平的指针始终偏向左边。则金属X、Y分别是…………………()
A.X :Al Y:Fe | B.X :Zn Y:Fe |
C.X :Zn Y:Al | D.X :Fe Y:Zn |
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KCl、NaCl、Na2SO4 | B.NaCl、NaNO3、AgNO3 |
C.Na2CO3、NaCl、Na2SO4 | D.HCl、NaCl、Na2SO4 |
小程将日常生活中一些化学信息归纳成有趣的“三要点”,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去油污的方法有三种:用汽油擦洗、用洗涤剂清洗、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洗涤 |
B.能提供热能的营养素有三种:蛋白质、油脂、糖类 |
C.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三大杰出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
D.氢能源广泛推广有三大障碍:制取成本高、易泄漏贮存难、有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