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瑛和小方设计的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小方的实验如图(1)所示。小瑛的实验如图(2)所示,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瓶口用一张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的滤纸盖住。
(1)小瑛观察到的现象是 。
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
他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2)小方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B,其目的是 。
请回忆你和老师共同完成的酸和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并下列要求进行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1)请你依据下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向烧杯中加入10
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
①溶液颜色;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色为止。 |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该反应属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
(2)我选取
、酚酞、紫色石蕊三种溶液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请你根据下表帮我判断正确的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案错误的原因: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硫酸过量 |
方案二 |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不变色 |
酸、碱恰好反应 |
方案三 |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 |
硫酸过量 |
①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有一个正确的方案是:方案。
②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错误的原因:
一个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另一个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现有银、铁、铜三种金属丝,为探究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根据他记录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表"实验现象"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论 |
1 |
取铁丝浸入稀硫酸中 |
|
2 |
取铜丝浸入稀硫酸中 |
无现象 |
3 |
取银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
(2)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下面是教材下册中"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活动与探究。请你一同完成该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水中加入的溶质 |
固体 |
固体 |
固体 |
加溶质前水的温度/℃ |
20 |
20 |
20 |
溶解现象 |
全部溶解 |
全部溶解 |
全部溶解 |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变化 |
温度无明显变化 |
温度降低 |
温度升高 |
结论("放热"或"吸热") |
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放热和吸热现象 |
① | ② |
③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说明
固体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填"<"或">"或"="符号)。
(2)下图"→"表示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B,"-"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A、B、C、D各是一氧化碳、木炭粉、氧化铜、氧气中的某一种物质,请你推断(用化学式表示):
B是,D是。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
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图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试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写一个认识)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
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有关分子的性质是①,②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