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
|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
|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取得任何成就 |
|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
由中央影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这两次会议分别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分水岭,实际上也是“左”倾错误在两个历史时期中的结束;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由盲目走向自觉的转折点,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由不成熟到走向成熟的转折点。这两次会议是
①中共二大②遵义会议③十一届三中全会④中共十四大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壬寅立约后,朝野上下,一切如故,初未闻外患而有所变革也。”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壬寅立约”应指
| A.1842年,《南京条约》 | B.1860年,《北京条约》 |
| C.1895年,《马关条约》 | D.1901年,《辛丑条约》 |
“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材料表明( )
| A.地主阶级洋务派积极创办民用工业 | B.清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
| C.近代民族资本家大力发展机器工业 | 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 C.义和团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