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6-8题。图中四处地壳最稳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马荣火山
A.位于亚欧板块上 |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
D.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界线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岛屿是台湾岛 |
B.②处为大洋板块的俯冲消亡地带 |
C.③处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形成 |
D.④处的海底地形往往是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 |
南水北调规划了“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的“四横”四指
A.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 B.长江、汉江、黄河、淮河 |
C.长江、通天河、大渡河、黄河 | D.长江、渭河、淮河、黄河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日益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有人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A.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 | B.各国经济差异越来越小 |
C.生产、消费、流通领域联系日益减小 | D.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
经济区域化
A.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内外合作与联系 |
B.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
C.不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 |
D.“南南合作”是为了扩大竞争优势 |
下列有关工业区位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能够盈利的区位设立工厂,是一切厂商的唯一选择 |
B.随着工业原料品种的增多,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
C.交通运输是一切发达国家厂商选择厂址的重要因素 |
D.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
“半城市化”是特指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报酬、住房、子女教育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导致我国“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 | B.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
C.城市化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 | D.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 |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 B.农业基础薄弱 |
C.水土流失严重 | D.自然资源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