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疆南部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34-36题。该地区人口成斑块状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A.环盆地以维吾尔族人为核心,形成相对集中的居民点 |
B.塔里木河呈环状分布 |
C.环盆地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 |
D.环盆地有大小不等不连续的绿洲 |
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热量不足 | B.水源不足 | C.地势起伏大 | D.地质灾害频繁 |
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
C.往返迁移 |
D.向两侧迁移 |
以下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经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
冻伤,其主要原因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
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大面积农作物冻伤 |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
2009年12月12 日 ,我国北方地区气温骤降,局部地区出现大风和暴雪天气,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不便,下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该天气成因的是
读“气压分布图”,回答12~14题。图中A、B、M、N四点中,日较差最小的是
A.M B.N
C.A D.B关于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所控制的区域为阴雨天气
B.B中心气流为上升运动
C.A点吹偏北风
D.B点吹偏西风关于图中M、N两点的叙述,一定错误的是
A.M点的风速比N点快 | B.N点的风速比M点快 |
C.M点气压值小于N点 | D.N点为偏北风 |
关于内、外力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
B.内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
C.外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内力作用进行得很慢 |
D.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