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芯是根据地质工作或工程的需要,使用环状钻头及其他工具,从孔内取出的圆柱状岩石样品。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化主要受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控制,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高低分别指示了湖水的咸化与淡化,可以间接反映气候的干湿变化;质量磁化率可以粗略地反映气候的干湿变化,气候湿润利于磁性矿物的形成与聚集。结合“我国西北内陆某封闭湖泊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样点岩芯埋藏越浅,距当今时间越远 |
B.采样点岩芯的沉积年代约为2000年 |
C.在68.5cm深处磁化率达到最大值,而对应的碳酸盐含量也达到最大值 |
D.总体来看,磁化率变化曲线和碳酸盐含量变化曲线基本上呈反向变化 |
关于1910~1930年该湖泊的环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上气候趋于冷干,湖泊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
B.总体上气候趋于暖湿,湖泊得到较多的降水和径流补给 |
C.湖泊水位、盐度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D.总体上湖泊水位较低,水体盐度较高 |
下列地形区基本不属于山区的是()
A.云贵高原 | B.内蒙古高原 | C.黄土高原 | D.江南丘陵 |
图1为“某国疆域四至点所在经纬线范围示意图”,结合图片信息,完成下列小题。下面关于该国地理位置的论述合理的是()
A.大部分国土位于中低纬度 |
B.该国位于西半球 |
C.该国位于南半球 |
D.该国位于大洋东岸 |
下列关于该国地理位置对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论述,不合考理的是()
A.南北跨度大,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显著 |
B.深受海洋影响,自然带没有形成典型的经度地带性规律 |
C.东西跨度大,时差大 |
D.边疆绵长,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和该区域几种典型植物生长于地下水埋深图,回答下列小题。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 | B.西南地区 | C.华北地区 | D.西北地区 |
在左图的四地中,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在右图所示区域三种典型植被主要分布区的海拔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A.芦苇、梭梭、红柳 | B.芦苇、红柳、梭梭 |
C.梭梭、芦苇、红柳 | D.红柳、梭梭、芦苇 |
下图为某区域气温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小题。该图表示月份可能是()
A. 7月 | B. l月 | C. 10月 | D. 5月 |
导致该月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分布和降水 | B.海陆分布和地形 |
C.地形和大气环流 | D.暖流和地形 |
图中甲海域多雾的原因是()
A.寒流流经,降温明显 |
B.寒暖流交汇,气温变化大 |
C.暖流流经,水汽充足 |
D.下降补偿流明显,降温快 |
下表为四个国家2013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回答下列小题。表中数据表明()
A.甲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
B.乙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
C.丙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
D.丁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
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
B.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
四国中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甲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