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黑龙江省德都县五大连池火山,在公元1719-1721年间,曾先后喷发数次。据《宁古塔记略》中记载:“于康熙五十九年六、七月间,水荡周围三十里,忽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为黑石、硫黄之类。终年不断,热气迫人三十余里。”

形成“黑石”的物质来自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飞出的“黑石”属于(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侵入岩
D.岩浆岩—喷出岩

下列有关岩石形成和相互转化的正确叙述是(    )

A.甲类岩石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
B.甲类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乙类岩石
C.乙类岩石可以在地壳深处重熔再生为新的岩浆
D.丙类岩石经过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甲(35ºN,115ºE)、乙(25ºS,125ºW)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庆节白昼长短比较:甲<乙
B.自转线速度:甲>乙
C.地方时相差40分
D.儿童节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甲<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0°东侧为东经度,西侧为西经度
B.纵波传播速度慢,横波传播速度快
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并且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D.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完全重合

民乐县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按日期的排列,正确的是( )

A.7月1日,5月1日,3月1日,1月1日
B.5月1日,3月1日,7月1日,1月1日
C.3月1日,1月1日,5月1日,7月1日
D.1月1日,3月1日,5月1日,7月1日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四图中兰州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如上图④所示,若75°N到90°N的范围内出现极昼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0° B.23°26′N
C.15°S D.15°N

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6点时,全球以哪两条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

A.0°,180° B.20°W,160°W
C.120°E,120°W D.30°E,180°

关于下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