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和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表1 该地区某年年降水量和蒸发量比较表(单位:mm)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降水量 |
37 |
51 |
75 |
101 |
119 |
183 |
176 |
122 |
84 |
56 |
53 |
30 |
蒸发量 |
21 |
26 |
58 |
87 |
103 |
124 |
142 |
167 |
106 |
48 |
35 |
23 |
根据图1、图2,说出皖江城市带的分布特点。
分析皖江城市带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皖江城市带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
据表1说出6—8月份期间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并分析其成因。
。 据该图说明安徽省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并提出该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建议。
读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增长和经济中心分布简图,回答问题。
(1)图中城市乙是省(写简称)的省会所在地。连接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甲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之一,影响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2)简述该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分布特点。
(3)图示地区河川夏季平均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较周边地区偏低,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4)简述该区域洪涝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下图是根据德国人杜能于1862年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绘制的“某城市郊区布局示意图”,分析后回答问题:
(1)若城市T1计划布局乳肉家禽饲养业、水果园艺业、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图中A、B、C三地如何安排比较合理?为什么?
A地发展;原因是
B地发展;原因是
C地发展 。原因是
(2)在城市T1发展到T2的过程中,由于逐渐扩大和不断增多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这有力地说明了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的影响。
读图“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中国、美国、巴西、坦桑尼亚国中的哪一个国家?
A. ,B. 。
C. ,D. 。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出生率和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人口出生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曲线图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 。
(4)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图中经纬网表示的范围是(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2)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
(3)B点位于A点的方向。
(4)A点到D点的最短距离比B点到C点的最短距离(长或短)。
下为世界气候分布模式图,图中数值表示纬度。读图回答:
(1)图中A为_________气候,其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是受_________________控制形成的。
(2)图中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3)图中D气候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气候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气候区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图中用()画出D气候的可能分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