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和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表1 该地区某年年降水量和蒸发量比较表(单位:m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37
51
75
101
119
183
176
122
84
56
53
30
蒸发量
21
26
58
87
103
124
142
167
106
48
35
23

根据图1、图2,说出皖江城市带的分布特点。
                                                                            
分析皖江城市带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皖江城市带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
据表1说出6—8月份期间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并分析其成因。
                                                                                
                                                                            。   
据该图说明安徽省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并提出该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建议。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非洲国家摩洛哥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摩洛哥的位置及其城镇河流分布图

材料二:受地形影响摩洛哥境内气候差异显著,西北部和北部地区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赢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成为近年来世界上新涌现出的重要旅游度假目的地之一,也使得该国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材料三:摩洛哥磷酸盐丰富,约占世界储量的 75%。磷酸盐在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广泛用途。如用于食品工业、化工工业和化肥制造等。磷酸盐是摩洛哥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2004年磷酸盐生产2537万吨,出口 1172 万吨,出口收益 4.5 亿美元。
(1)摩洛哥地处____________半球(填东或西),北部位于_________洋和_______海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海峡,是世界主要的航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1月份,一轮船自西向东经过甲海峡时的描述,正确的是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3)摩洛哥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摩洛哥西北部和北部多____________河,南部多_____________河(填内流河或外流河)。西北部和北部的河流____________季为丰水期。
(5)摩洛哥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资料就摩洛哥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和环境特色振兴经济提出建议。(6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材料二:图2是图1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

(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期间,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地方时相差最小的两地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相似之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一位参会者从德班沿图中线到哥本哈根,沿途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疏林草原带、、热带疏林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这种景观差异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
(4)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会议探讨的共同问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8分)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的自然带属于______________。
(2)今年初,该地区由于降水偏少,河流水位下降,导致海水上溯,出现“________”现象,影响了饮用水质。对该现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阴影所示地区传统农业的特色是________农业,现在已为生产花卉、蔬菜、水果、禽畜等产品的出口农业所取代,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产品市场地域不断开拓。
(4)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能源供应一直紧张,今年还出现了“油荒”现象。为此,在继续发展_______等新能源的同时,还要加强跨区域调配能源的“________”工程建设。
(5)改革开放以来,图中阴影所示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了_____________型加工业。近年来,该类产业逐渐向其北部山区转移,原因是那里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区位优势。

图中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大河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附近著名的运河沟通          (4分)
(2)干流右岸易受河水侵蚀的是图所示河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4分)
(3)甲图中A处水利工程的名称是_____,该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等生态问题。
(4)图所示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____  气候区(填气候类型)。而另一图所示河流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____气候区(填气候类型)。
(5)乙图中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在,原因是

阅读丹麦地理简图,回答问题。

(1)描述该国地理位置特征。
(2)指出该国风能、水能及太阳能的数量特点并简析成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