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1982年谢赫特曼首次观察到一种“准晶体”现象,“准晶体”原子结构打破了传统晶体内原子结构必须具有重复性这一黄金法则,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并被迫离开当时的研究小组。但随后,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越来越多的各种准晶体,并于2009年首次发现了纯天然准晶体。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科学家开创性的发现是决定科学发展的唯一途径 |
B.实验是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科学发现往往需要建立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之上 |
C.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入的 |
D.最伟大的科学家也会陷于传统藩篱的桎梏中,保持开放的头脑、敢于质疑现有认知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 |
将1. 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
A.铁粉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保持不变 |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
C.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5∶1 |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
一种新型净水剂PAFC{聚合氯化铁铝,[AlFe(OH)nCl6-n]m,,n<5,m<10},广泛用于生活用水的净化和废水的净化,有关PAFC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PAFC用于净化饮用水时,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有害物质 |
B.PAFC中铁显+2价 |
C.PAFC可溶于盐酸溶液 |
D.PAFC没有氧化性 |
已知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 )
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
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后,再向其中加KNO3;
③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只有① | B.只有①② |
C.只有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
X |
FeCl2溶液 |
FeCl3溶液 |
Fe |
Na2SO4溶液 |
Y |
FeCl3 |
CuCl2 |
Al |
Na2CO3 |
Z |
Fe |
Fe |
NaOH溶液 |
BaCl2溶液 |
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 | B.溶液中一定含Fe2+ |
C.溶液中一定含Cu2+ |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