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是在强调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B.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目的
C.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可混淆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

“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

A.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B.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
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

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的是()
①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到岭南 ②奥运火炬传递
③当今世界频繁的经济贸易往来 ④大众传媒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从传统习俗中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