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两岁女童王悦先后被两辆汽车碾压,经过现场的18名路人却视而不见、见死不救,最后第19名路人年近六旬的拾荒老人陈贤妹救起了女童。这一事件说明
A.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
B.乐于助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
C.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 |
D.价值观不同对人们行为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
《楚天都市报》报道:一民工从3米多高的跳板上摔下来,满身是血。4名民工兄弟协力将伤者抬到百米远的南湖南路路口,准备送到医院抢救。但在路上等了40分钟,拦了100多辆车,竟没人停车救人!此时,受伤者最需要遇到()
A.唯物主义论者 |
B.价值观论者 |
C.个人主义论者 |
D.集体主义论者 |
随着《大长今》的热播,在贵阳引发了“食疗”热,许多观众越来越重视日常饮食,通过食物来调节人体功能成为贵阳一些市民治疗、预防疾病的首选。这说明()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C.不同的人一定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
D.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
“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会活动。材料强调了()
A.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 |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
C.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 |
D.社会存在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而社会则是我们的摇篮。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十一五”已向我们迎面走来。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免征农业税、构建和谐社会等催人振奋的十大关键词,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历程。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D.社会存在随着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
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有利于()
①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②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③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