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1年11月1日,国家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公告》明确,中国淘汰白炽灯分为五个阶段: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为过渡期,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为中期评估期,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或视中期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材料二:经过国家近几年的推广,节能灯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然而很多居民仍然首选白炽灯,这既与白炽灯价格低廉、照明效果显著等有关,也与节能灯自身存在的诸如带来汞污染、价格高、容易损坏,寿命短等缺陷有关。“节能不省钱”成为许多人拒绝使用节能灯的主要原因。因此,有人认为,单凭市场调控很难实现节能灯的普及化。
(1)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我国淘汰白炽灯为什么要分为五个阶段?
(2)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节能灯的普及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村的果农听说桃子的销售价格高,利润可观,在未做市场调查的情况下就把其它果树砍了,纷纷改种桃树。结果桃子成熟后,市场上大量鲜桃上市,桃子价格暴跌,该村的桃子滞销。随着桃子逐渐腐烂,一些果农在金钱的诱惑下,把烂桃子卖给无证经营的食品加工厂,把桃子加工成“黑果脯”、“黑罐头”、“黑果汁”等。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
某省明确提出将拓展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并首提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开展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记者从省食安办获悉,黑龙江省组织开展的为期三个月的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农村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截至 2014年11月30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共查扣仿冒、劣质食品4000余公斤。
倍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全文于2014年11月29日在全国人大网站正式公布,并开始向全国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1)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一反映了市场调节存在哪些固有的弊端?
(2)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二中体现了国家运用哪些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携带月兔成功登陆月球宫殿。
此次嫦娥三号搭载的“玉兔”月球车,是集航天系统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航天器,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牵头,集众多科研单位研究成果于一身,充分发挥了各个研究单位优势。“玉兔”月球车尽管逃不脱国外月球车的影子,但它的每项技术都打上了中国制造的名字。
中国实施探月工程是在具备了开展航天活动基本的物质条件、技术条件以及经济许可的条件下所做出的选择。探月工程所带来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对中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探月工程是一项和平利用太空的科技工程,也是一个开放的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已与欧空局、俄罗斯等展开国际合作。
“玉兔”一小步,中国航天一大步。嫦娥三号开启了中国首个航天器在地球外天体着陆的大幕。中国是否进行载人登月及建立驻月基地,需要在这一“落”中寻找更多的答案。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下,中国在宇宙探索的路上开始“加速度”。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简析“玉兔”月球车成功研发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面对中国的探月工程,外界存在两种质疑声,一种观点认为探月工程是“烧钱的花架子”;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想借此称霸太空”。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反驳。
(3)实现中国宇宙探索“加速度”,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请结合文化生活与认识论的知识加以说明。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中国走向法治国家进程加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4年9月4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内容包括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高考中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2014年5月,“新常态”第一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表述中。2014年7月29日,他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他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
(1)结合材料一,说明经济“新常态”四个特点的经济生活依据。
材料二: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会议提出,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改革。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从明年看,国内需求总体偏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第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艰巨,结构调整阵痛显现;第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新的增长点还有待于进一步培育,创新驱动亟待破题;第四,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等潜在风险加大。
(2)运用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