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标志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的历史结束
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度 B.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C.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启蒙运动时期,某书提出的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这一脍炙人口的理论为历代资产阶级所啧啧称道。该书作者()

A.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反对君主制
B.指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C.认为国家是自由人民订立的社会契约的产物
D.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

A.为民众获得自由提供了重要保障
B.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
C.是社会不公平、政治动荡的根源
D.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