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55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此次发射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3~14题。“嫦娥二号”发射的季节,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太行山区层林尽染,万山红遍 |
B.江南水乡黄梅坠枝,桂花飘香 |
C.西双版纳风轻云淡,落叶缤纷 |
D.关中平原金风送爽,麦收正忙 |
“嫦娥二号”近距离探测并获取月貌信息的技术,属于“3S”技术中的
A.GIS技术 | B.GPS技术 | C.RS技术 | D.MIS技术 |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的关系是
A.社会循环包含了自然循环 | B.社会循环水量大于自然循环 |
C.社会循环延缓了自然循环 | D.社会循环环节多于自然循环 |
潜在的回用水源包括
A.淡化的海水 | B.浅层地下水 |
C.未处理的污水 | D.工厂冷却水 |
2014年冬奥会在俄罗斯索契圆满结束,这是历史上俄罗斯首次承办冬奥会。索契是俄罗斯著名度假胜地,城区在沿海地带呈狭长分布。下图为“大高加索地区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在2014年冬奥会举行期间,索契比阿尔马维尔
A.日照时间短 | B.气温高,日较差大 |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 D.日出晚,昼较短 |
索契的河流特征是
A.流量小 | B.河床比降大 |
C.流域面积大 | D.结冰期长 |
滑雪项目是冬奥会的传统项目,索契建冰雪场的有利条件是
A.西临里海,水汽多 | B.水陆交通便利 |
C.当地滑雪运动盛行 | D.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 |
读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
B.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
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 |
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
下面左图为乌克兰略图,右图为第聂伯河及其支流的水源补给构成图。读图回答下题。第聂伯河河流径流量最大的月份出现在
A.3~4月 | B.6~7月 | C.9~10月 | D.12月~次年1月 |
乌克兰有“欧洲粮仓”之称,其商品谷物农业发达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 ②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充足
③夏季日照时间长,热量较丰富 ④高山冰雪融水丰富,水源充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蒸发量指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气中的量。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太阳辐射越强蒸发量越大。读“北京市1960—2010年蒸发量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北京市近50年来蒸发量变化特点是
①增加②减少③城区比郊区大④郊区比城区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北京城区蒸发量变化的原因是
A.全球变暖 | B.湿度减小 | C.雾霾增多 | D.风速增大 |
上述研究可运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遥感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