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中部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阅读表1、表2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表1 美国玉米带和中国玉米带自然条件的比较
|
美国玉米带 |
中国玉米带 |
纬度 |
37°~45°N |
42°~46°N |
地形 |
平原台地 |
平原台地 |
土壤有机质含量 |
3%~6% |
2% |
无霜期/天 |
160~200 |
130~145 |
年降水量/毫米 |
500~700 |
450~650 |
(1)两国玉米带发展的共同点有哪些?(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比较两国玉米带的不同点。
|
美国玉米带 |
中国玉米带 |
不同点 |
|
|
备选项: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草原气候
③大型国有农场
④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⑤多种运输方式
⑥铁路运输为主
表2 吉林省三种谷物种植面积(单位:1000公顷)
年份 |
稻谷 |
小麦 |
玉米 |
合计 |
2001 |
686.9 |
53.8 |
2609.5 |
3350.2 |
2003 |
541.0 |
22.1 |
2627.2 |
3190.3 |
2004 |
600.1 |
11.4 |
2901.5 |
3513.0 |
2005 |
654.0 |
9.5 |
2775.2 |
3438.7 |
(3)表2中数据表明,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面积为100%计算,则玉米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的是哪一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意大利1861年~1991年间农业人口转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波河(图中R)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河流汛期长,含沙量较大;流域为粮食(水稻、小麦)主产区。该国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R河平原上。图(丙)为波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潟湖是被沙嘴、沙坝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威尼斯潟湖,是地中海区域内最大的湿地,位于波河的入海口附近。14~17世纪初意大利当局发现该潟湖逐渐发生不良变化,为此将很多汇入该潟湖的河流改道外流,尤其是17世纪初改变波河河口位置,最终引发了该潟湖新的环境问题。图(乙)为威尼斯潟湖南部简图。
(1)分析1861年~1991年农业人口转移方向在整体上对意大利城市化的影响。
(2)从地形角度分析波河流域南北部水电站数量差异。
(3)分别说明L与N两处地形对R河流域水稻生长环境带来的影响。
(4)简析河流改道外流对威尼斯潟湖的保护作用和产生的新环境问题。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2012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5℃称为高温,持续多天的高温天气称为高温酷暑。下图示意我国2013年7月高温日数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该月高温酷暑对甲、乙两区造成的损失大小,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月两地降水均较少的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我国管辖海域发生了15次台风风暴潮,较往年明显偏多。“天兔”和“菲特”风暴潮使东南沿海多处发生溃堤、海水倒灌现象,60年来绝无仅有。
(1)指出两次风暴潮中对漳州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风暴潮,并分析其影响大的原因。
(2)为减轻沿海风暴潮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明纳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拉各斯人口约1750万(2010年数据),是尼日利亚第一大城市。下图为拉各斯人口年龄构成图。
(2)说出拉各斯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说明当地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生产国。近年,尼日利亚与丹麦、美国合作建立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生产甜味剂、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开发高产抗病品种;开发市场信息系统,使木薯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简述木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条件,并说明木薯生产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目前尼日利亚北部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4)从农业的角度简述尼日利亚荒漠化快速发展的人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