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生动地反映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

①习惯法 ②成文法 ③公民法 ④万民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政府机构改革中要注意精兵简政,在这个问题上能给后人提供教训的朝代是

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唐代中央设三省。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者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统治者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官员地位,完善中央集权
B.扩大民主,让更多人参政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分散相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下列能够反映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
B.“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C.“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D.“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院学士内制”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荐举制 B.世卿世禄制 C.科举制 D.恩荫制

“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