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农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的统治,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中共二大的分析
A.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
B.认识到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
C.提出发动工人运动是当前工作的中心 |
D.提出了发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基本方针 |
某思想家认为:人不是完全自由的,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奴隶。就一个人所具有的自由来说,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观点体现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信仰得救 |
C.理性主义 | D.天赋人权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观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的划分显示出作者的历史观是
A.社会史观 | B.近代化史观 |
C.革命史观 | D.全球史观 |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
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
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
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B.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
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王国维先生曾说:“我朝三百年问,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并总结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其中“国初之学大”主要是指()
A.学习西方文化的开拓精神 |
B.传统文化的全面总结 |
C.注重经典考据的学术风气 |
D.批判传统的进步思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