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6月,在美国的一再倡议下,除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8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首脑共同签署了被称为“新大西洋宪章”的“大西洋关系宣言”。宣言强调,美欧间要在“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之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宣言”是在西欧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上升的背景下发表的 |
B.美国力图通过此“宣言”,将西欧绑在“美苏冷战”的战车上 |
C.发表此“宣言”的实质目的是要维护美国“一超多强”的超级大国地位 |
D.“宣言”发表后,美国成功的遏制了西欧经济的崛起 |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 3万人丧生,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中国自2004年以来不断向海地派出维和人员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之一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B.重![]() |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别的“伙伴关系” |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标志着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成熟 |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
C.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D.中共八大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