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这是因为它(    )
① 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②在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③体现了民主派的建国主张 
④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一座丰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表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下面为1978-2006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表,该表格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

年份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0

国家定价
国家指导价
市场调节价
1978
97

3
1985
47
19
34
1990
30
25
45
2006
4.63

95.37

A.中国政府最终不再发挥经济职能
B.1985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C.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D.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下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20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定军山》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根据材料分析有误的是()

A.社会生活的西学东渐存在地区差异
B.上海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城市之一
C.上海和内地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
D.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因素,焕发生机

据记载,1984年全民经商热席卷全国,人们之间的问候语从:“你吃了吗”变成“你下海了吗”,在北方甚至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下列对此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完全取代
B.对外开放激发了国民的经商热情
C.经济体制有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反映
D.经济改革造成了市场的严重混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