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伦在《
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
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
① 使中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历史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三省六部制的推行 | B.丞相制度的废除 |
| C.殿阁大学士的出现 | D.军机处的设立 |
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
| A.皇权代替相权 | B.皇权日益强化 |
| C.皇权与相权矛盾消除 | D.皇权与相权妥协 |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上述材料反映出( )
|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保持一致 | B.元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 C.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 D.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
以下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①御史台 ②都察院 ③刺史 ④三省六部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
|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 |
| 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