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分)化学小组同学提取足量某火灾现场周围的空气,并探究该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实验装置如下所示。向装置中通入气体样品一段时间后,高温加热D中的药品。


请回答以下问题(提示:请阅读小资料):
⑴ 装置B的作用是       
⑵ 根据实验中出现的             现象,能判断出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
⑶ D、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D        、E        
⑷ 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应如何改进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粗盐中除 N a C l 外还含有 M g S O 4 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

(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
第一次:溶解时搅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分析的原因:.


(4)看图可知,200C时 N a C l 的溶解度为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X 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 C a C O 3 和稀盐酸制备 C O 2 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需制备22 g C O 2 ,不计实验损耗,至少需要消耗 g C a C O 3
(3)①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C O 2 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是(填字母,下同)。
②若要制备多瓶 C O 2 ,并在制取过程中便于补充稀盐酸,发生装置应选择,收集装置应选择
(4)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 N 2 时,应选择组合而成的装置。

甲、乙两个装置均可用于证明 S O 2 易溶于水。

(1)甲装置中,在水面下松开橡皮塞,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收集一瓶 S O 2 ,按乙装置组装仪器,打开活塞 K ,向长颈漏斗加水至如图位置,关闭活塞 K ,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使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减少汽油消耗和废气排放。

(1)镁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 2 M g O + S i + 2 C a O = C a 2 S i O 4 + 2 M g ↑,抽走容器中的空气对反应有促进作用,且能防止空气中的物质与 M g 反应使产品混有(填化学式)。
(3)制镁的原料 M g O 可从海水中获得。小华利用镁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模拟从海水中获取 M g O 的过程,实验如下:
步骤1:向上述废液中,边搅拌边分批加入 C a O ,至 M g C l 2 完全沉淀为止,过滤得 M g ( O H ) 2 固体。共消耗8.4 g C a O
步骤2:将 M g ( O H ) 2 固体加热分解为 M g O 和水,所得 M g O 的质量为4.0 g
①步骤2中 M g ( O H ) 2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通过所得 M g O 的质量计算上述废液中含 M g C l 2 的质量 m = g
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步骤Ⅰ中反生的化学反应有:
C a O + H 2 O = C a ( O H ) 2 C a ( O H ) 2 + M g C l 2 = C a C l 2 + M g ( O H ) 2 ↓;

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 C u N O 3 2 溶液和 C u S O 4 溶液都含有大量(填离子符号)。
②向 C u N O 3 2 溶液中加入 N a O H 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向 C u S O 4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 C u N O 3 2 C u S O 4 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任举二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 C u S O 4 反应而不与 C u N O 3 2 反应的物质有(任举一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