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
⑴右图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请说出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 (答出一点即可) 。
(2)据有关资料报导,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_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某小组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①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实验Ⅱ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小组中的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Ⅰ和Ⅲ可比较出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③乙和丙两位同学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够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原因是 ;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右图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他们的实验:X是金属______,Y是__________溶液(写出化学式)。
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部分仪器和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③的名称是。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小丽用装置A来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3)小芳根据装置B所示进行实验,你预计的实验现象是。
(4)小凯用石灰石和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的仪器(除夹持仪器外)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他把收集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时,未发现浑浊,原因可能是。
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常温下,A为红色固体,E为黑色固体单质,B、C、D均为无色气体,F为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
(2)D的固态形式叫;
(3)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5)B、D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
河池享有诸多美誉。
(1)有色金属之乡——南丹,又称“中国锡都”,这里的“锡”是指;
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
(2)长寿之乡——巴马,其特点之一是山泉水呈弱碱性,测定水样pH的方法是;
(3)观赏石之乡——大化,其彩玉石成分较复杂,其中含有SiO2,SiO2属于;
A.盐B.有机物C.金属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
(4)铜鼓之乡——东兰,年代久远的铜鼓表面常出现铜绿[Cu2(OH)2CO3],
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和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5)河池溶洞多、奇、险,钟乳石含有CO32-,溶洞水含HCO3- ,检验CO32-或HCO3- 的方法是;
(6)河池米酒、葡萄酒香醇可口,其中酒精的化学式为。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的含义是;
(2)能将A、B、C的不饱和溶液都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3)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至t2℃,则t2℃时,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4)如下图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观察到小试管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饱和C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生活中可用检测饮用水是否为硬水;
(2)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溶液的是(填序号);
A.细沙 | B.食用油 | C.面粉 | D.白糖 |
(3)某同学欲配制50g 8%的氯化钠溶液。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若其他环节均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4)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里,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