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画像选取自甘肃嘉峪关魏晋墓中的《耕耱图》。此画像()

A.展示出当时农民劳作艰辛
B.说明男耕女织分工已形成
C.表现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反映出农业耕作技术成熟

刘邦认为封建有屏藩之利,郡县有统制之功,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国形成封国与郡国并存的郡国制度。刘邦这一制度探索的着眼点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完善中央官制 D.扩大统治基础

《韩非子·显学》强调:“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在韩非子看来,官吏选拔应注重()

A.实践经验 B.身份门第
C.程序规章 D.民众意愿

欧盟东扩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南下”战略,即建立横跨亚、非、欧的欧洲——地中海经济区,以北美自贸区为基础建立的美洲自贸区,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合组织,1996年召开的亚欧会议。这些现象突出表明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在发展过程中的()

A.开放性发展趋势 B.洲域集团化趋势
C.超差异性合作趋势 D.去意识形态化趋势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