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6 分)
那些“怪教授”们
①曲阜师范大学,一所僻处乡下、名声不显的大学,曾经收容了一批“隐士”( A )一般的学者。20 多年以前,我因为采访的需要,曾与其中古怪透顶的几位有过来往。
②公认“最怪的教授”( B )叫陶愚川,他也是当时该校学术地位最高的教授。其实,大家说他学术地位高也是估摸着说,因为除在北师大任教的同学毛礼锐之外,陶先生与学术界同仁从无联系,甚至跟他本校、本系的同事也不往来,平时大概三天都不说一句话。
③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73 岁了 ,每天穿一身灰不溜秋的衣服,独行于图书馆、食堂、宿舍之间,不跟任何人废话。路遇的师生都恭敬地看着他,但没人敢冒昧地上前跟他搭话。事实上,在我为了走近陶先生而采访的十多位该校教师中,声称自己曾经有幸跟他说过话的,只有一个人。
④陶先生早年曾经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获教育硕士学位。1949 年前曾任国立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还曾任大夏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自20 世纪50 年代来到曲阜师范大学,几乎没教过一天专业课,多半时间在外文系教英语,但他一直没有中断自己的专业研究。“文革”(C)前一段时间,他辞职回了浙江农村老家,仍然数次去杭州图书馆查资料,还用小学生作业本写出了几卷手稿,计9 卷300 万字。当时谁也不把这个古怪老头儿费尽心血写成的手稿当回事,随手就给丢了,他竟然从第一页开始重写,令人称赞。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他的煌煌巨著《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 面世,震动了教育史学界,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⑤他是全校工资最高的,但每月除了留下几十元生活费之外,其余的全部交给学校党委,包括专著出版后的稿费。上交没有任何动机,拒绝也没有任何可能。
⑥比陶愚川教授更为古怪的,曲阜师范大学还有一位叫庄上峰教授。
⑦据说,这位庄先生与陶差不多是同期的留美生,后来也与陶差不多同期在外文系教书。其父是清朝翰林,曾在孔府做清客,实际上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当私塾先生。所以庄上峰从小生活在孔府,跟孔氏直系后裔们一起玩大。
⑧跟陶先生不同,陶先生对“窗外事”既不关心也不议论,而庄先生却非常关心。他曾预言“林彪要完”(D)。难道书生就一定不明世事?人们感叹——庄先生真是神人!
⑨庄先生述而不作,不曾有学术专著流传。难道庄先生不学无术吗?但让人大吃一惊的是,他去世后,整理其遗物的人赫然发现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手稿,名“雷霆时代’,极端写实地描述了上个世纪30 年代他在山东大学时他的同事们的生活——闻一多、梁实秋、老舍、游国恩等教授们的轶事,稍加揣度全部能对上号。因为庄先生明了世事,所以太写实了,出版社不敢原样刊出,删掉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也就意思不大了。
⑩与陶、庄相比,书法家包备五教授就一点称不上“怪”了。本校的老先生们都说“包先生的字太好了’,但他只是教书,从不参加各级书协的任何活动,没进过专业圈子。
⑾有一年,山东省政协主席托学校领导向他要字,被包先生一口回绝了。他跟学校领导说:“领导的话有时说完就说完了,你们不用太认真。他要是真喜欢我的字,还会再开口的,到那时再说。”但有一个包先生不认识的学校勤杂工,有一天突然敲开包先生家的门,忐忑不安地说,他妻子生了急病,多亏附近一家驻军医院抢救脱离了危险,他不知该怎们感谢大夫才好,客套半天,人家提出“想要包先生一幅字”。包先生一听是帮忙治病的事,二话没说,铺纸就写。更令人称奇的是,曲阜乡下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村老头儿,请同村一个在学校当临时工的青年领着上门索字,却能手到擒来。包备五不但痛痛快快地写了一幅岳飞的《 满江红》 ,而且担心他没钱好好装裱,还亲自动手给装裱起来。“他肯定是真喜欢才来要的,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⑿有这么一群怪才栖居,使这座校园充满着“郁郁乎文哉”的气息。这是如今其它校园所不多见的。 .对文中4 处运用引号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否定讽刺 | B.着重强调 |
C.特定称谓 | D.引用话语 |
.不改变句意,将第(8)、(9 )段中的画线句改成陈述句,分别为
; ( 4 分) .第(4 )段中的加点词语“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3 分)
.第(ll )段中的两处画线句都运用了 描写,请分别具体分析其作用
(5分) .本文写了三位“怪”教授,各有侧重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陶先生之“怪”侧重写他 ;庄先生之“怪”侧重写他 ;包先生之“怪”侧重写他 ;这些“怪教授”的共同点是 。(8 分)
.本文作者除了歌颂三位“怪教授”“郁郁乎文哉”的风采与风度之外,联系现实,作者还有一层隐含的写作意图是 (3 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
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石砌()河堤 ()解释文中的词语。
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过事”中的划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卢沟桥最突出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个作比较说明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晨
①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ù)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②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是的,我想是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
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朝气——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莫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因为我们送走了一天,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的白帆。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第①段依次描写淡淡的朝阳、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轻轻嘶叫的小蝉等景物,主要想表现了早晨的什么特点?
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这一比喻对人生有何启迪? (3分)
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2分)
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这篇文章不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通过你的阅读,你认为还写了什么? (3分)
文段(一)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文中划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什么?
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简要分析原因。
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有哪几种。试用其中一种说说其作用。
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个特征是什么?
阅读本文,用简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文段(二)雾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称为雾。
②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反之愈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中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③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④既然大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
⑤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时间持续约3小时。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选文有改动)请概括雾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不超过50字)(3分)
文章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3分)
文段第③段介绍了雾在哪几方面的危害,请分条陈述?(3分)
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4分)
文段(一)成功是一种感受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的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的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需旁人认可,更不许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划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了一步,对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不也应该感到快乐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的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的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第一段中“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的“这”指代什么?
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说说第②段中划线句的作用。
内容:
结构:下列的名言中,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A.”你努力了,尽力了,即使摘不到诱人的金苹果,也同样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
B.“成功的关键不在成功的结局上,而在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
C.“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出发,……每一种结果,都是人生的体验,都是一首耐唱的歌。” |
D.“不想当元帅的,不是好士兵。” |
生活中,你对成功的感受是什么?请简要地谈谈你对成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