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
D.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8.09 |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l℃时仍为饱和溶液 |
B.在t2℃时,a、b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D.t1℃时,a的6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 g |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
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D.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
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O2+3H2 CH3OH+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
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
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
D.属于复分解反应 |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例如甲醇燃料电池,它是由甲醇(CH3OH)、氧气和强碱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可用作手机电池.该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OH+3O2+4NaOH2Na2CO3+6H2O;2Na2CO3+6H2O
2CH3 OH+3O2+4NaOH
则下列有关甲醇燃料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等量的甲醇通过燃料电池释放的电能比其通过火力发电产生的电能多 |
B.该电池放电过程中,既有氧化反应,又有燃烧的现象 |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NaOH 溶液既可增强导电性,又有利于碳元素转化为碳酸盐 |
D.该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变成化学能,溶液的碱性增强 |
据报道,化学家已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颗粒外层为SiO2的、含水量约为95%的粉状物质——“干水”。下列关于“干水”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吸收CO2的时只发生物理变化 |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
C.于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