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及其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跟所有的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
B.具有可燃性、氧化性 |
C.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
如图所示,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后,在烧杯里的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变化是
A.Cl-增多了,SO42-减少了 | B.Ba2+增多了,H+减少了 |
C.Cl-增多了,H+减少了 | D.H+减少了,SO42-减少了 |
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
名称 |
新鲜肉 |
次鲜肉 |
变质肉 |
pH |
5.8~6.2 |
6.3~6.6 |
>6.7 |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均从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中选取。实验后将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甲组废液无色,而乙组废液呈红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或稀硫酸 |
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
C.将适量的甲组废液滴入乙组废液中溶液一定会变成无色 |
D.两组的废液都有可能显酸性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t1℃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
D.t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
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 B.只有①②④⑤ | C.只有①②③ | D.只有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