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
| A.全球史观 | B.革命史观 | C.唯物史观 | D.现代化史观 |
阅读下表,对该表中外国在华设立银行数量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有
1913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
| 年代 |
英 |
美 |
法 |
德 |
俄 |
意 |
比 |
荷 |
日 |
合计 |
| 1894年前 |
12 |
1 |
2 |
1 |
16 |
|||||
| 1895—1913 |
5 |
4 |
12 |
11 |
14 |
1 |
8 |
1 |
29 |
85 |
①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②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④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直接有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下图中的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后果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1861年又成立了专门同外国打交道的“总理衙门”。从时代发展潮流看,这些外交机构的成立
| A.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 |
| B.说明中国平等步入国际社会 |
| C.适应了列强统治的需要 |
| D.标志国家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 A.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
|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
|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
| D.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