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 A.城市经济的发展 | B.社会环境的变化 | C.统治政策的调整 | D.主流思想的演变 |
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认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经济高度发达,审美情趣高雅 | B.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
|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 D.社会道德败坏,文化低级庸俗 |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然而,______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上述材料划线处应填入的是( )
| A.李煜 | B.柳永 |
| C.苏轼 | D.辛弃疾 |
文化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下列时代风貌与文化艺术特色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
| B.隋唐时期盛世气象——杜甫诗歌体现忧国思家情 |
| C.宋代社会生活丰富——反映民生活的话本流行 |
| D.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小说逐渐发展为文学主流 |
下面是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对此表解读错误的是( )
| 官办% |
民办% |
其他% |
不明% |
|
| 宋代 |
15.28 |
70.69 |
0 |
14.03 |
| 元代 |
17.23 |
61.15 |
0. 33 |
21.29 |
| 明代 |
57.21 |
29.84 |
0. 24 |
12.71 |
| 清代 |
56.67 |
24.11 |
0. 56 |
18.66 |
A.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必然结果
B.宋代民办书院的繁荣与理学的发展有关
C.民办书院比例下降制约古代文化的发展
D.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出加强的趋势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
|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
|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