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 B.中共三大 | C.八七会议 | D.遵义会议 |
下图为上海滩最早刊登的抗日宣传广告:把绘有铁路干线的东北三省地图作为主图案,其 上部还印有“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字样,右侧绘有一个巨大的叹号;叹号两侧是“外侮日亟”四个美术字。广告的中右部印有“国人爱国,请用国货”字样,最下面才是“美丽牌”、 “有美皆备,无丽不埃”的广告语,并绘有三包“美丽牌"卷烟。通过该广告,可以判断
A.日本侵略口益加剧中日民族矛盾 |
B.抗战时期国人民族危亡意识的坩强 |
C.国共已就合作抗口达成共识 |
D.中午民族已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
元朝疆域辽阔,被誉为“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A.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 |
B.与匈奴、鲜卑等民族贸易加强 |
C.黄岩岛为郭守敬天文观测点之一 |
D.僧一行主持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住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
“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政治事件是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
C.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2009年奥巴马访华 |
重大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 |
B.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 |
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
D.批判神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