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 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  
(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材料二:美国缺少文化产业的传统资源,但他们却善于从其它民族的历史和故事中取材,如 “熊猫”和“功夫”这两个100%的中国元素,被好莱坞梦工厂包装成《功夫熊猫》,为其赢得数亿美元票房收入。现在他们又对孙悟空产生了兴趣,准备把这个形象搬上荧幕。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美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商业的包装,使美国文化产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宣扬了美国的价值观。
材料三: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 《决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12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二中美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何借鉴启示?
(3)结合材料三,请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量过剩”问题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 :
表2007-201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及进口铁矿石价格

年份
项目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重点钢铁企业利润率(%)
7.26
3.23
2.46
2.91
2.51
进口铁矿石价格(美元/吨)
92.3
136.5
137.0
121.7
166.2


注:①行业集中度以钢铁行业前十大企业粗钢产量占行业总产量的比率来衡量;
②《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行业集中度指导目标为60%。
材料二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我国钢铁业产能严重过剩。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背景下,某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投资数百亿发展“非钢”产业,包括养猪、种菜等。对此,小林同学认为,国有企业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只要合法经营、能挣钱、养猪、种菜完全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但是也有同学持不同观点。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和图指出钢铁行业的现状。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二中小林同学的观点。

材料一 2012年6月10日至16日,是我国第2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广东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 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
材料二 2012年5月,我国某大学学生对市民出行方式的选择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简述“七个一”活动的意义。(12分)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某市农村面积广,地域差别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为了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决定从2007年起启动实施“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根据各地农村的不同情况确定重点,首批选择了100个示范村和900个推进村进行试验。通过这些村的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进,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起到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效果。
请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市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

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乙秀才文思泉涌,果然一举高中。两个秀才回来后都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考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①二者的话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②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 ③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④二者的话都坚持了唯物主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