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学生对课本中图表资料的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 |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的溶解度 |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
不法商家为了让海带碧绿,用化工色素“碱性品绿”进行泡制,还加入了“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起固色作用,若长期食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Na2S2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 B.-2 | C.+4 | D.+6 |
如图将插入胶塞的一根光亮的红色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一段时间后趁热伸入装有石灰水和X气体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看到变黑色的铜丝又变为红色,同时石灰水变浑浊。则集气瓶里的X气体是
A.H2 | B.O2 |
C.CO2 | D.CO |
常温下,将10克物质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或振荡),能配制成溶液的是()
A.汽油 | B.蔗糖 | C.熟石灰 | D.氧化铁 |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测溶液的pH | B.稀释浓硫酸 | C.加热液体 | D.取用液体试剂 |
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 |
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
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