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四小”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三大”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四小”经济发展程度和“三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根据图表和所给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四小”经济区(带)基本情况(2007年数据)。
(1)四小经济区(带)中完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所占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2)表中资料显示,江苏沿海地区的面积及第一产业(农业)从业人员比辽宁沿海经济带 ,但第一产业的经济经济总产值确相差不大,请从自然方面分析原因。
(3)对于 “四小”经济区中综合经济实力最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有专家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请你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样提法的科学道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第 (4) 问。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消耗的新鲜水量。
(4)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右图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
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
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________。
读图文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
材料一:“世界某地区地形.降水和城市带分布图”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对比A、B两地聚落的差异。
形态 |
规模 |
密度 |
|
A |
|||
B |
据图分析,A、B、C、D四个聚落中,水能最丰富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________。
近些年来,甘肃民勤县绿洲面积迅速缩小,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阅读表1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表1
年份 |
石羊河年均流量(![]() |
流入民勤年径流量(![]() |
1957 |
13.31 |
4.64 |
2000 |
13.03 |
0.98 |
根据民勤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填写下面的关系图。
该地按自然带地带性规律来推断,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但该地出现绿洲,原因是__________,属于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__________现象;该地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__________。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近50年来,民勤县境内绿洲面积逐渐缩小,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
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量减少 |
C.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大量下渗 |
D.干旱加剧,风沙肆虐 |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________地。
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用字母回答)________、________。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