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竹笛
龚保彦
父亲有一支竹笛,长长的,栗红色,因年深月久,笛面被磨得油光发亮。它是父亲一生最心爱的物件。听村里人讲,父亲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音乐,一听见别人吹拉弹唱的,就高兴得不得了。为了像别人一样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他在十岁那年,自己砍下一根竹子制作了一支一尺来长的竹笛。他放牛的时候吹,砍柴的时候吹,割草的时吹,甚至茶余饭后、睡觉之前也吹……终于能熟练吹出各种乡土气息很浓的乐曲。父亲因此成了村里和附近四里八乡有名的笛手。
村里不管谁家有个什么喜庆的事,父亲都要给大伙吹上几曲,以增添喜庆气氛。父亲虽然小小年纪,但毫不忸怩和客气。他站在大庭广众之中,落落大方、认认真真、十分投入地吹奏。那时而欢快如雨、时而轻柔似风,时而明丽如春阳、时而迅疾似流水的曲调,低徊在空中,缭绕在房前屋后,回在人们耳际。人们非常喜欢父亲的笛声。
父亲刚满十八岁那年,命运似乎对他格外垂青。县剧团要招他进剧团当笛子独奏演员。面对这突然而来的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好事,父亲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好多日子喜上眉梢,面含微笑。可一想到自己走后寂寂寞寞独守空房、终日劳苦的父母,他就心软了,很快打消进城当演员的念头,继续留在村里,日日除了从早到晚帮助父母田间地头手脚不停地干活,工余饭后就吹那支心爱的笛子。那悠扬的笛声,不仅给寂寞的农家小院带来了生机,也带走了父母一身的疲劳。一家人生活得很快乐幸福。
有一年冬天,同村一家人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突然得了重病,成天躺在床上,双眼紧闭,茶饭不思,粒米不进,可急坏了孩子的父母。村里人都催促孩子父母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去看医生。可这对父母手上没一分钱,父亲和同村人纷纷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等这对父母把孩子送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孩子病得不轻得住院。住院要交很大一笔钱。父亲和乡亲们捐助的那点钱根本不够。孩子的父母愁眉苦脸地回到村子里,东挪西借后还差几百元。父亲知道后,心急火燎,很想帮他们,但自己手上也没钱。一急之下,他就安慰孩子的父母别着急,等自己上一趟街回来就把钱给他们凑齐。于是第二天天不亮,父亲就早早起床,拿支竹笛,踩着地上铜钱厚的白霜,冒着刀片似的寒风,独自一人来到县城最繁华的地方卖艺。他那优美的笛声吸引了很多人,人们纷纷慷慨解囊。天黑时候,他终于用自己笛声换回了那几百块钱。一回到村里,他顾不上自己因站了整整一天而累得筋疲力尽的身体,就把那几百元钱跑步送到孩子父母手里。孩子父母感动得泪水淋淋……
我那年考上大学离开村子时,父亲已成了一个华发染霜的六十多岁的老人。那个黄叶飘落、草木渐枯的早晨,他把我送到村子外面一段陡峭弯曲的山路上时,前面茫茫苍苍的大山和坎坎坷坷的山路,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用那支竹笛为我们奏了一曲激扬慷慨,雄壮有力的曲子。我知道,此时此刻,父亲要对我说的都包含在这首曲子里了。他是在提醒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像这首曲子一样,乐观向上,坚强不屈。
三年前,父亲不幸病故了。他走时,没有留下其他任何一样东西,只留下这支陪伴了他一生,曾给了他无数欢乐,也给了许许多多人欢乐的竹笛。每当我看见它,似乎就像看见勤劳善良的父亲。题目“父亲的竹笛”的深刻含义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文章写了与父亲有关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揣摩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1)那时而欢快如雨、时而轻柔似风,时而明丽如春阳、时而迅疾似流水的曲调,低徊在空中,缭绕在房前屋后,回在人们耳际。
(2)于是第二天天不亮,父亲就早早起床,拿支竹笛,踩着地上铜钱厚的白霜,冒着刀片似的寒风,独自一人来到县城最繁华的地方卖艺。读着文中描写父亲的话语,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跟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回忆往事,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5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根据第①段,请你概括说出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
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文中第二段画横线部分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此,请你说说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参照①段中划线的句子,在③段中横线上补出一句话,请写在下面,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语气顺畅。
答: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晨
刘白羽
①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u)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②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是的,我想是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新复杂的道路——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而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朝气”与“暮气”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朝气——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莫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因为我们送走了芙,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第①段依次描写、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等景物,表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
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毕淑敏在《风不能把阳光打败》一文中,花了大量笔墨论述了“用‘同时’代替‘’”的主张,其意图是要我们具有正确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目光。
《我的五样》文质兼美,情理兼顾,生动细腻地记叙了作者的亲身经历的心理测试的全过程。从中带出了“我”经历的“选”和“弃”的痛苦和艰难。这五样中,是作者最后选上,同时也是最后留下来的那个。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芦苇,激荡人心的大美
①绿树拥岸、蜿蜒流淌的河是很美的,要说河的最美的地方,那肯定是芦苇荡。
②对河流的审美并不需要多的美学修养,河流有一种天生的打动人的美的力量,她闪烁的波光,她婉转的河岸,她或激越或温柔的流水的声音,她的周围和上空旋绕的鸟的身影,她的波光里明灭起落的星星的倒影、银河的倒影和云的倒影,从她身上弥漫而的湿润清爽的空气这一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方位地感染你、渗透你、浸润你,河流很快就笼罩和充满了你,此时,你没有别的感觉,你只有一个感觉河流真好,真爽,真美啊。
③你不想再远离河流了,你就入迷地站在河风里,站在河的絮语里,你举目四望,河流太好看了,目光都不知该停放在哪个地方,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是美景,都是亮点。
④你该把目光投向哪里呢?你知道了“美不胜收”这个词的来历,要是古人不造这个词,面对了河流,你也会在此时此刻造出这个词的,不然,你会觉得对不起河流。
⑤这时,你看见了河湾里那大片大片的芦苇荡。
⑥那么浓郁热烈的绿,像旗帜招展在河流的身体上。微风吹来,苇浪就开始有节奏地起伏,那么绵软、优雅、节制,那么美好的动作。也许只有芦苇能做出这么美好的动作。风大起了,苇浪起伏的弧度明显放大了,眼看要匍伏在地上,然而并没有完伏下去,你也不愿意看见可爱的芦苇做出这么委屈的姿势。芦苇们互相依托着、呼应着,只把柔韧的腰弯到有几份悲壮的程度,就又挺起,然后随了风继续那哀而不伤、伏而不倒的动人舞蹈。
⑦是的,水在流动,风在跑动,岸在移动,在变动不居的河流里,在变动不居的岁月里,芦苇们不知听到了谁的暗示,不声不响地在低处做着准备,然后集结成浩荡的军队呼啦啦开出,就在流动的河里,流动的时间里,流动的生活里,切割了这么一些安静的、绿色的岛屿,宣告美的征服和温柔的占领。让我们看到许多东西在不停地变化、流逝,许多事物在无可挽回地快速远离我们,但是,仍然有一些东西没有变,仍然有一些可爱的事物停留了下来,并且远远近近地陪伴着我们。它们时时眺望着我们,也被我们时时眺望。比如你正在凝视的那一片片芦苇,此时,它在接受你投去的目光,它那么安静,深邃,它似乎要把你清澈、深情的目光收藏起,把你的美好年华收藏起。若干年后,当你老眼昏花了,它再把它收藏的你青春的情怀,把它收藏的你早年的目光,都还给你,重新放进你的瞳仁。
⑧到了秋天,苇花如弥漫的白雪,被覆盖的河滩成了起伏的雪原,走近它,你能听见大地深长、细微的呼吸,你能感受到一种只有从风浪和霜寒一路走来才会有的那种深沉、忧郁、而依然保持着纯真情操的成熟之美和内在之美。在苇花的雪浪里行走,你会重新发现你内心深处原有一片柔软地带,此时它正在落雪,正在不断展开灵魂的空阔和洁白。
⑨许多个秋夜,我到苇花飘曳的河滩,月亮小心地、踮着脚轻轻从上空走过,生怕让这唯美、柔弱的梦受惊。月光落下,一层层落在苇花上,天上的雪与地上的雪相遇了,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汇合了,我目睹并参与了两个梦的交接仪式和汇合过程,并荣幸地成为那超现实梦境的一个细节。我在大地的一隅邂逅了天堂。
⑩不止一次,我在秋日里看见过这样的情景:一对对情侣在苇花的白雪里走着走着,置身于大自然纯美的诗的意境,即使再没有诗意的人,这时候看过去,也有了几分空灵和超凡气息。我想,也许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以后也将过着庸常甚至琐碎的日子,然而,这一刻,大自然的诗意使他们凡俗的岁月有了经典的记忆,雪白的苇花漫过他们初恋的时光,即使到老了,什么都忘记了,也许他们仍记得那雪白的苇花,以及那贴着苇花飞过的雪白的鹭鸟,还有头顶那雪白的云。这记忆的底色,将漂白时光里沉积的灰暗,在纷繁甚至浑浊的色彩里,他们一生里都将坚持对洁白的崇拜。当他们在尘世间走出去很远,停下回望,总能望见过去的白雪,那是多么纯真的雪啊。文章第③段讲“每一个地方都是美景,都是亮点”,请联系上下文概括一下文章都写了哪些美景和亮点?
文章第②段,作者为什么要写“河流真美”?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⑧段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文章第⑨段“月光落下,一层层落在苇花上,天上的雪与地上的雪相遇了,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汇合了”这一句“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分别指什么?
文章的结尾说“当他们在尘世间走出去很远,停下回望,总能望见过去的白雪,那是多么纯真的雪啊。”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从容淡定
①“从容淡定”这词耐人寻味,意思是“从容于心,淡定于行”。作为人的一种情怀和精神境界,古已有之。
②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贤先哲、仁人志士,都对“从容”和“淡定”作出了自己的诠释。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无不表现出“从容”和“淡定”的心性情怀。
③从容包含着从大、从深、从远之意;从容也是一种自由,是人生主体的自我解放,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从容不迫”地不断迈进。
④淡定就是一种修养。仁而无忧,仁而无惧,实事求是。心怀坦荡,兰心傲骨。淡定也证明一种能力——深思熟虑以扬长避短,内省自知以有进有退,这也是大智大勇之人的明智选择。
⑤淡定是一种真正的领略和彻悟。表现为“八风吹不动”。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世间八法,并非说“东西南北八面来风”。“八风吹不动”,意思是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别人称赞还是诽谤,都能安然不动,泰然处之。
⑥能否做到“从容淡定”,多半是性格使然。有人天生就是“悠着来”,遇事比别人慢半拍;有人与生俱来就是“风风火火”,容不得一丁点儿耽搁。这在管理学上叫EQ,也就是所谓的情绪智商。但能否真正做到“从容淡定”,更关乎后天修养。时下,浮躁、浅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之风还存在,有些人一心想着不付出或少付出却期待大回报,所以办起事来恨不能急吼吼、风火火地让满世界都知道,同时暗中还斤斤计较着什么,都想如古话所说的“早出一扁担,晚归柴满仓”,谁都不想为那巍巍青山做点儿什么。说到底,还是缺失“从容淡定”的健康心态。
⑦近代胡适是公认的渊博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他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都可说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他还是新“红学派”——考据派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了学术研究正轨的第一人。
⑧就是这样的一位中华文化巨匠,无论在什么状态下人们怎么看待他,他始终都坚持“从容淡定”。他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中作者认为一个人要做到“从容淡定”需要哪些条件?
具体说说文章第六段引用古话“早出一扁担,晚归柴满仓”的作用是什么?
结合个人实际,说说你对文章结尾“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器”这句话的含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