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厌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厌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厌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厌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
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 |
B.假设甲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种群数量下一年总是前一年的1.7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N0×1.75 |
C.大熊猫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最大 |
D.图中阴影面积代表环境阻力,其面积增大K值不变 |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同侧的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
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不需要消耗能量 |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D.神经递质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也需要借助于体液传递 |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种群数量,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
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
C.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 |
D.若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b可能代表下丘脑 |
腺鼠疫病原体是鼠疫杆菌,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毒素是一种抗体 |
B.抗毒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C.鼠疫杆菌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外毒素 |
D.抗毒素由效应T细胞产生 |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加,该激
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靶器官 |
B.该实例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C.心脏细胞膜上有与肾上腺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
D.人体内肾上腺素只能由肾上腺髓质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