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 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 242 kJ 热量, 1 mol O2中的化学键完全断裂时吸收 496 kJ 热量,1 mol H2中 H—H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 436kJ 热量,则水蒸气中 1 mol H—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为
| A.926kJ | B.463 kJ | C.402.5kJ | D.23115 kJ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
| 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
| C.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它们形成简单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
| D.碱金属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降低;卤素单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升高 |
某元素的+2价阳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则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 | B.氯化物难溶于水 |
| C.离子半径比氯离子半径大 | D.碳酸盐难溶于水 |
溴的氧化性介于氯和碘之间。利用这一性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I—离子加入到含Br—的溶液中,均可以将Br—氧化为Br2 |
| B.将Cl2缓慢通入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r—、I—的混合溶液中,Br—先被氧化 |
| 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会变蓝色 |
| D.在KBr溶液中加入碘水,发生如下反应:2Br—+I2=2I—+Br2 |
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 A.SO2、O2、N2 | B.HCl、Cl2、CO2 |
| C.CH4、H2、CO | D.SO2、Cl2、O2 |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
|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
|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