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 实验 目的 |
除去碳酸钠中少量的碳酸氢钠 |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
检验苯中 含有少量甲苯 |
鉴别二氧化氮 和溴蒸汽 |
| 方案1 |
溶解后加入盐酸 |
加适量稀盐酸 |
加入Br2/CCl4 |
加水 |
| 方案2 |
加热 |
用水洗涤 |
加入酸性KMnO4 |
加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 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
| 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实验室用4 mol SO2与2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 ΔH=-196.64 kJ/mol,当放出314.624 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
| A.40% | B.50% | C.80% | D.90% |
用纯净的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根据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OE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 |
| B.EF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单位时间内收集的CO2最多 |
| C.FG段表示收集的CO2最多 |
| D.OG段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速率逐渐增快 |
在2 L容器中发生3A+B
2C的反应,最初加入的A、B都是4 mol,若10 s 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1·s-1,则10 s后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为
A.1.5 molB.1.0 mol C.3.0 molD.2.4 mol
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
| B.装置②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
| C.装置③中外电路电子由a极流向b极 |
| D.装置④中的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阴离子、水分子自由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