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更难溶的沉淀 |
B |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FeCl3溶液 |
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 |
C |
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入适量FeCl3饱和溶液,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继续煮沸 |
制备Fe(OH)3胶体 |
D |
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
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泼性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 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
B.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
2MnO+ 6H+ + 5H2O2
= 2Mn2+ + 5O2↑ + 8H2O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 NA |
B.300 mL 2 mol/L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 NA |
C.在标准状况下,2.8 g N2和2.8 g CO所含电子数均为1.4 NA |
D.在常温常压下,2.24 L SO2与O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 NA |
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反应5Fe2++MnO4ˉ+8H+=5Fe3++Mn2++4H2O可知:用酸性KMnO4溶液可检验绿矾(FeSO4·7H2O)是否变质 |
B.根据反应3Fe+8HNO3=3Fe(NO3)3+2NO↑+4H2O可知:反应中HNO3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
C.根据反应CuSO4+H2S=CuS↓+H2SO4可知:H2S的酸性比H2SO4强 |
D.根据反应H3PO3+2NaOH(足量)=Na2HPO3+2H2O可知:H3PO3属于三元酸 |
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 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