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
B.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C.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②高度分化的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
③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
④配子不能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它所含的基因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圆果(B)对长果(b)是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B.1:2:1 C.1:1
D.1:1:1:1
以下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在H20、C02、(CH20)、O2等物质中可检测到放射性 |
B.用3H标记的尿苷提供给植物,一段时间后,只有分生区可检测到放射性 |
C.用15N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人含14N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50%是有放射性的 |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不正确的说法是
A.甲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B.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患者,可以推断出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丙图表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
D.丁图中生物自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8 |
已知一批豌豆种子基因型AA与Aa的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4 :4:1 B.3:2:1 C.3 : 5 :l D.1: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