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共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中抒发情感的句子是哪一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小米,亦学牡丹开。
注释:白日:指阳光。第一、二两句写出了“苔”怎样的特点?
“借苔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本诗借“苔”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阅读诗歌,完成第后面的题目。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古诗讲究炼字,第二句中“蘸”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宋诗富有理趣,第三、四句让我们想起学过的哪句诗?它们都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阅读李白的《峨眉山月歌》①,完成第7题。(6分)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①本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所作。诗中写景并点明时令的诗句是。
赏析第二句中“入”和“流”的妙处。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江城子秦观(北宋)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愁”字贯穿全词,词人因何而愁?
“西城杨柳弄春柔”中最生动传声的是哪个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