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有
1社会大变革思想非常活跃
2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采纳有利于各自统治的学说
3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4改变了学在官府的局面,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A.1234 | B.123 | C.134 | D.124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此段属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A.孔子 | B.孟子 | C.董仲舒 | D.朱熹 |
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300年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这说明在作者看来()
A.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 |
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
C.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D.中国与印度将是主导未来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 |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下列经济发展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 |
B.罗斯福新政整顿银行 |
C.新经济政策实行按劳分配 |
D.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美国此举的目的是()
A.恢复发展西欧经济 | B.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 |
C.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 D.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启蒙思想家主张()
A.人民主权 | B.社会契约 |
C.分权制衡 | D.君主立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