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 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 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 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 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 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 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 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 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 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 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 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